您当前的位置: 中企新闻网 > 资讯 > 正文
中企新闻网-移动版 首页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科技加金融:既助力增长,又添加韧性

时间:2020-07-23 10:30
分享到:

没有比科技金融的结合更能代表经济的创新亮点了。1999年正式上线的PayPal,本身就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它为始于美国的互联网经济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线上支付的基础。紧随其后,2004年支付宝在中国诞生,通过担保交易等创新模式,解决了PayPal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痛点,为中国线上经济的腾飞铺好了跑道。时至今日,要是没有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电子支付,消费者与企业习以为常的很多经济活动是无法想象的。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如今早已不局限于电子支付领域,它已成为提高中国潜在长期增长率的抓手之一。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大大降低了从未有过交集或缺乏资源的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也让众多原本无法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资金,扩大了它们的市场,带来就业与收入的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冲击下,科技加金融又展示了其为经济添加韧性、降低波动的特性。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协助线上消费,在抗疫过程中部分抵消线下消费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抗疫后期,健康绿码加强数据追踪,为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我们看到,疫情从供求两端破坏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在不少领域对需求的破坏大于供给,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原有市场业态面临重构。数字科技却看到机遇,探索了扩大精准赋能消费金融业务(沈建光,《激发数据要素价值贡献,赋能消费金融转型升级》)。包括电子消费券、电子钱包在内的金融科技能够缓解消费者在储蓄、投资和消费之间转换的约束,通过使消费回暖,让经济复苏,甚至超越往昔(刘庆富等,《金融科技促进消费:从经济学逻辑到现实路径》)。

同样,蚂蚁金服与微众银行等先行者在线上银行通过降息、续贷等有效手段,在疫情期间帮助有现金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金融科技企业利用现金流数据、在线客户评论和其他数字化指标来生成信用评分,然后基于这些评分向中国数百万的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而此前这些企业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通过金融科技对有借款需求的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道德风险分析,都可以做得比较精确而且成本很低。高速计算也使审核成本大大降低。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也是支持扶贫、普惠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我观察到,蚂蚁金服贷款业务早期专注小微电商,但自2018年起用金融科技做贷款又有两项创新。

首先,金融科技也可以给非电商贷款。假设路边小摊的营业情况参差不齐,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收取客户的情况,网商银行或微众银行就可以根据其现金流增长情况与稳定程度判断企业优劣。类似于对网络商户的判断,金融科技对线下店铺也可以做风险与收益判断。如果这些企业有资金需求,就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给它们贷款。其次,金融科技企业可以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为商业银行介绍、推荐它们通过大数据与计算发现的优质、风险可控且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

在中国经济达到中高等收入水平的今天,劳动力成本已经高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此由科技创新辅之以资金配备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源泉。科技创新不能只依赖大企业,最近20多年的许多重要发明创造都来自缺乏自有资本的小企业或个人,比如阿里巴巴、腾讯、Facebook、SpaceX。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高科技企业和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有正向激励作用。因此,资本市场的创新是决定科技创新速度的重要变量之一。

科创板诞生及时,但还不够。全面试点注册制能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创新。在疫情这一特殊情境下,中国更需要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动去杠杆增加直接融资,进一步降低科技企业上市的门槛。不久的未来,优秀的科创公司能得到资本市场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宽广的退出渠道。

金融科技及其在商业场景的运用,是中国领先于世界的领域之一。但科技加金融可以发挥的潜力远超金融科技本身。科技加金融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企业增长、经济体与社会对冲负面冲击的韧性,已经初现闪光的端倪,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基于学院在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强大科研能力以及影响力,由学院高层管理教育部推出的《复旦大学未来科技创投营》课程将于2020年9月(拟)上线。国际顶级金融学教授、科创板政策制定与实践者联袂授课,面向科技企业高管/创始人/投资人、科技产业投资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汇聚复旦科技力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探索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金融科技融会贯通,关注新旧更迭下的注册制机遇,360度护航科创企业逐鹿资本市场!

来源: 科创新闻网 责任编辑:企投新闻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中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中企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科技加金融:既助力增长,又添加韧性

没有比科技金融的结合更能代表经济的创新亮点了。1999年正式上线的PayPal,本身就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它为始于美国的互联网经济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线上支付的基础。紧随其后,2004年支付宝在中国诞生,通过担保交易等创新模式,解决了PayPal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痛点,为中国线上经济的腾飞铺好了跑道。时至今日,要是没有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电子支付,消费者与企业习以为常的很多经济活动是无法想象的。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如今早已不局限于电子支付领域,它已成为提高中国潜在长期增长率的抓手之一。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大大降低了从未有过交集或缺乏资源的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也让众多原本无法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资金,扩大了它们的市场,带来就业与收入的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冲击下,科技加金融又展示了其为经济添加韧性、降低波动的特性。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协助线上消费,在抗疫过程中部分抵消线下消费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抗疫后期,健康绿码加强数据追踪,为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我们看到,疫情从供求两端破坏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在不少领域对需求的破坏大于供给,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原有市场业态面临重构。数字科技却看到机遇,探索了扩大精准赋能消费金融业务(沈建光,《激发数据要素价值贡献,赋能消费金融转型升级》)。包括电子消费券、电子钱包在内的金融科技能够缓解消费者在储蓄、投资和消费之间转换的约束,通过使消费回暖,让经济复苏,甚至超越往昔(刘庆富等,《金融科技促进消费:从经济学逻辑到现实路径》)。

同样,蚂蚁金服与微众银行等先行者在线上银行通过降息、续贷等有效手段,在疫情期间帮助有现金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金融科技企业利用现金流数据、在线客户评论和其他数字化指标来生成信用评分,然后基于这些评分向中国数百万的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而此前这些企业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通过金融科技对有借款需求的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道德风险分析,都可以做得比较精确而且成本很低。高速计算也使审核成本大大降低。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也是支持扶贫、普惠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我观察到,蚂蚁金服贷款业务早期专注小微电商,但自2018年起用金融科技做贷款又有两项创新。

首先,金融科技也可以给非电商贷款。假设路边小摊的营业情况参差不齐,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收取客户的情况,网商银行或微众银行就可以根据其现金流增长情况与稳定程度判断企业优劣。类似于对网络商户的判断,金融科技对线下店铺也可以做风险与收益判断。如果这些企业有资金需求,就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给它们贷款。其次,金融科技企业可以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为商业银行介绍、推荐它们通过大数据与计算发现的优质、风险可控且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

在中国经济达到中高等收入水平的今天,劳动力成本已经高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此由科技创新辅之以资金配备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源泉。科技创新不能只依赖大企业,最近20多年的许多重要发明创造都来自缺乏自有资本的小企业或个人,比如阿里巴巴、腾讯、Facebook、SpaceX。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高科技企业和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有正向激励作用。因此,资本市场的创新是决定科技创新速度的重要变量之一。

科创板诞生及时,但还不够。全面试点注册制能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创新。在疫情这一特殊情境下,中国更需要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动去杠杆增加直接融资,进一步降低科技企业上市的门槛。不久的未来,优秀的科创公司能得到资本市场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宽广的退出渠道。

金融科技及其在商业场景的运用,是中国领先于世界的领域之一。但科技加金融可以发挥的潜力远超金融科技本身。科技加金融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企业增长、经济体与社会对冲负面冲击的韧性,已经初现闪光的端倪,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基于学院在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强大科研能力以及影响力,由学院高层管理教育部推出的《复旦大学未来科技创投营》课程将于2020年9月(拟)上线。国际顶级金融学教授、科创板政策制定与实践者联袂授课,面向科技企业高管/创始人/投资人、科技产业投资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汇聚复旦科技力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探索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金融科技融会贯通,关注新旧更迭下的注册制机遇,360度护航科创企业逐鹿资本市场!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中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中企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相关阅读